本期目录

2012年, 总第0期,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5
  

    特约稿件
  • 周小川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应该合理借鉴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经验,适度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减少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同时完善评级业监管,加大评级市场竞争性,避免评级利益冲突,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作出积极贡献。
  • 金融市场发展
  • 巴曙松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当前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进行风险收益权衡,参照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适时选择可行方案进行切入。
  • 宏观经济
  • 高善文, 尤宏业, 莫倩, 高伟栋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生产资料和食品价格的波动领域,产品相对标准化、有较好的流动性,价格粘性的色彩并不强。本文以弹性价格为基础,以供求平衡和库存调整为线索,构造了以中国经济为基础的通货膨胀分析预测框架。本文认为,货币和通货膨胀在长期有密切的联系,但在短期的联系并不明确。经济周期性的冷热,是联系短期货币和通胀最主要的作用环节。
  • 刘煜辉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外汇占款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净减少,长达十年的外汇占款强劲增长的过程似乎已经终结。面对未来外部条件的变化,中国的货币政策要稳定和平滑人民币资产价格下行压力,避免产生全局性信用收缩以致经济失速。
  • 专题:主权债务危机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3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五年前,投资者笃信,西方政府的债券虽然其回报率低,但却几无风险,债券市场也具有强大的功能。但现在的情形已截然不同,债券的警戒作用似乎已大不如前。主权债券危机的爆发,使这种所谓无风险债券面临着更趋复杂和危险的境地。
  • 贺力平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4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出现在许多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问题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从主权债务高风险到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关键因素是市场利率的外生变动。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的累积客观上缩小了其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运作空间,并相应增强对外政策诉求,进而广泛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未来前景。
  • 制度创新
  • 玛丽亚•冈萨雷兹, 阿尔弗雷德•希普克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岸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金流入,其金融部门规模经常超过它所在国家的规模。但由于它在不受限制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监管,从而往往使其成为逃税和洗钱等诸多重大问题的温床。那么,几大国际机构又是如何加强对离岸金融中心的税收和金融监管呢?
  • 安德鲁•伯格, 乔纳森•D.奥斯特里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5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从长期的角度考察经济增长时,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取舍可能不存在。在促进和维持增长方面,公平似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对世界典型国家进行系统性考察后发现,提高收入公平性也可以同时带来效率的提升。因此,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收入差距缩小和持续增长可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 国际经济
  • 向松祚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6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美国国债市场重点考察,发现金融战略和金融市场是推动大国崛起的关键力量,其中国债市场是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霸权的中流砥柱,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此应有借鉴。
  • 鲁政委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7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虽然我国早已跻身于全球最大贸易国家行列之中,但汇率变化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似乎至今没有正确而清晰地认识。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重大外部冲击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进行的考察显示:简单保持“对美元稳定”的政策,其实并不能使我国免受外部影响,反倒会使经济全面暴露于国际经济的剧烈冲击之下而被动承受过大冲击;而采取对美元汇率更富弹性同时“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的政策,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国际环境的冲击,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
  • 申世军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8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发展历程被根深蒂固地认为是“失去的20年”。本文分析发现在所谓“失去的20年”里,日本经济表现却不是一般的出色。日本经济并未“覆辙”,而更应被当作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中国也可从中汲取有益成分。
  • 金融风险与监管
  • 申铉松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90-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廖凡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96-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界限日趋模糊,相应地,金融市场的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更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从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入手,分析这两类监管方式的概念、优劣与合适的监管情境。虽然各有其专长领域,但二者之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关系。
  • 金融理论前沿
  • 巴勃罗•特里亚纳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104-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多年前,广为称道的高斯联结相依函数被引介到金融领域,随后即被金融工程师和学者奉为圭臬。然而,当信贷危机横扫全球金融市场后,惊魂未定的人们惊愕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资产定价和信用评级竟然都基于高斯联结模型。霎时,高斯联结相依函数成了众矢之的。本文举例分析了在理论上被无限拔高的数理金融模型在金融市场上如何遭遇了现实世界的滑铁卢,成为触发危机的诱因。
  • 金融史话
  • 莫顿•H.米勒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11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学院和经济系——微观规范和宏观规范,这两个研究流派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迄今为止的金融学历史。本文将用一条现成的线索来重述这段金融学历史,该线索就是金融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 经济杂谈
  • 普拉卡什•洛嘉尼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122-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的学术生涯、对经济学的睿智见解和他的“反向思维”。阿克洛夫曾表示,其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将宏观经济学植根于“全面的人类情感与行为之上:公平、信心、贪欲、认同、拖延”。而这些都是在标准宏观经济学中通常不被考虑的因素,阿克洛夫却认为这些关键词对解释经济现象起着关键性作用。
  • 书讯书评
  • 陈俊君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1):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