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总第0期,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4-25
  

    特约稿件
  • 周小川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成立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是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交易商协会成立以后,充分动员市场参与者力量,加快体制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有力推动了银行间债券市场跨越式发展。
  • 金融市场发展
  • 张剑宇, 杨辉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达的金融业是发达经济体的关键特征之一,同时,美国的教训也表明,金融过度化同样会导致社会衰落。在我国,金融不足和金融过度并存,由此导致了金融资源错配、金融泡沫等金融问题和社会矛盾。因此从长期趋势来看,应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化解风险,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避免出现美国式的危机。
  • 徐奇渊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2年二季度,新兴经济体货币和欧元集体对美元出现大幅贬值。而同时,人民币则保持相对稳定。这使得人民币相对于贸易竞争对手的货币显著升值。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在外汇市场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 宏观经济
  • 樊纲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现在仍然处于一种软着陆的状态。本文结合国际形势发展的判断,探讨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波动与趋势,在软着陆的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的展望。
  • 徐诺金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2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高投资源于高储蓄,高储蓄下的高投资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宏观经济均衡的必要条件。而近年来,投资率长期低于储蓄率不仅是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损失,也是这些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根本原因。治理物资保障性的通胀需要充分发挥货币信贷作用,充分有效地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需要调整投资政策,扩大投资去缩小投资率与储蓄率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贸易顺差压力和过剩流动性来源。
  • 专题:直接融资
  • 申世军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3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权融资与直接债务融资是推动直接融资发展的“两个轮子”,长期以来,存在“重股轻债”的现象。近年来,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低风险运行特征明显。但是,囿于投资者队伍的单一和整个社会对创新的认识,市场仍然呈现阶段性和梯次性特征。当前,要着力推进市场向纵深性演进,促进市场多层次建设。
  • 宋丽萍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4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对市场微观基础条件的要求很高。营造理想的微观基础环境,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来说,需要持续的改革创新,也需要足够的历史积淀,并非一蹴而就。在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中会遇到诸多微观基础条件的制约,需要积极去突破和完善。
  • 马丁•契亚科, 艾斯利•D.昆特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5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对于银行提供的服务而言,金融市场提供的服务将变得更加重要。随着金融体系逐步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基于银行资本比率的传统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健全监测体系、弥补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的激励不足就显得迫在眉睫。
  • 金融创新
  • 帕纳伊奥蒂斯•贾华士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6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用评级机构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对这些机构的依赖根深蒂固。但是,这些民间评级机构的评估本应针对民间金融市场,如今却赫然应用于公共领域。信用评级机构在公共政策活动中扮演着制度化的角色,在后危机时代针对监管体制的改革必须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功能加以考虑。
  • 国际经济
  • 王海峰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7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元危机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皆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结果。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危机体现为美国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全球经济总量失衡实质上也是美元危机。美元贬值成为化解美元危机的基本手段,对美国来说利大于弊,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需要新思路。
  • 根津利三郎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8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经济在飞速发展几十年后,于20世纪90年代陷入停滞状态。本文介绍了日本政府在竞争政策、公司治理、知识产权管理和研究人员流动性等方面实施的结构性改革。如今,日本的产业政策更专注于水平产业政策(horizontal policies)和框架条件,而非政策目标。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已成为放松政府管制的支持者,并将扮演改革领导者的角色。
  • 金融风险与监管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94-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债券市场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当中,监管机关对境外机构和跨境交易的监管也遇到了与境内市场监管不同的挑战。对此,发达市场的监管机构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际上也有相应的机制以协调各国对跨境证券活动的监管,这些国际经验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路易斯•I.杰克姆, 俄尔恩德•W.尼尔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05-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政府不遗余力地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但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办法并不足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无法遏制金融脆弱性的发展势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因此,监管当局正在探索一种更加系统性的、被称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金融监管办法,以丰富和补充微观审慎政策的作用。
  • 金融理论前沿
  • 海梅•卡鲁阿纳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13-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全球经济依然极为脆弱,复苏之路困难重重,它反映了很多国家经济基础的薄弱,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恶性循环的历史必然。在全社会的资产负债表当中,仍然存在三条可怕的“断层线”。如果单纯依靠央行的货币政策而忽视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将极大地损害市场信心,并增加威胁宏观经济和金融系体稳定的潜在风险。为此,我们需要一场根本性的改革。
  • 金融史话
  • 匡桦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23-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被看做日本近代由落后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蜕变的发端,而在日本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被看做日本真正获得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历史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银行家和政治家的高桥是清功不可没,而20世纪2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则因为高桥是清采取了适当的财政政策使日本经济幸免于难。我们在一百年后重新阅读那段金融史,将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金融智慧竟是如此丰富。
  • 经济杂谈
  • 隋福民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30-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创举。虽然人类文明有上千年的历史,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却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传统经济增长走向现代经济增长,企业功不可没。
  • 书评
  • 谷小青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4):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