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总第0期,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06-25
  

    特约稿件
  • 时文朝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呈现跨越式的发展特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制度建设持续跟进,市场主体参与意愿持续增强。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选择怎样的路径及模式,对此各方至今依然存在争议。鉴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债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研究,发现、认识并利用好市场发展规律,不断地将各方的认知及行动统一到自觉遵循市场规律上来,这是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 国际经济
  • 本 • 伯南克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1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伯南克在印第安纳经济俱乐部的演讲,全面阐释了他对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理解。他强调证券购买计划与预期管理这两种非传统工具在非常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反驳了关于美联储纵容美国政府过度借债的指责,美联储当前的政策并不会放大未来的通胀风险,并且是有利于美国储户和投资者的。
  • 安德斯 • 阿斯伦德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2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巨额未清算的TARGET2余额将会给债权国带来灾难性损失。历史经验表明,欧元区解体将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挤兑,支付系统崩溃终终将出现。对于欧元区而言,只有两条路:要么保持完整,要么解体崩溃。
  • 宏观经济
  • 彭文生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3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最基本的经济学框架,即经济增长的供给面与需求面,具体到中国人口结构的独特性、房地产泡沫风险、投资需求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考察中国出现资产、信用大周期拐点的迹象。最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 徐诺金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4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GDP比值高居世界首位,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平衡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来分析货币超发问题,指出我国确实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货币超发都源于投资冲击,但前者是投资超过储蓄所致,后者是投资低于储蓄而起。我国宏观经济存在储蓄与投资的失衡问题,这种失衡是在一定的体制和政策作用下转化为货币超发的。货币超发不是经济失衡的根源而是其结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货币超发问题,必须围绕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平衡对一些政策措施进行重大的调整和优化。
  • 金融市场发展
  • 华敬东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5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本国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国家,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及经济恢复能力也更强,因此,加强本国资本市场建设至关重要。为此,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致力于推动新兴经济体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为推动当地金融市场的战略实现了有效的延伸,从而助力新兴市场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繁荣。
  • 理查德 • 赫宁, 纳萨波恩•恰图斯里皮塔卡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6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缺失有效的债券市场,就没有完整的利率期限结构,股票价格只能建立在粗略的预测基础之上,波动性必然上升。企业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渠道,其成本显著高于债券市场发展完全的情形,过度依赖银行融资将导致经济更易陷入危机。
  • 制度创新
  • 贾康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微型企业对于就业、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应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缓解其融资困难。从财税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和融资的四个主要的层次,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是世界性难题,除了结构性减税,必须注重政策性融资机制的打造和财政的可持续支持,并如实地从正面讨论在中国构建可持续的政策性融资或政策性金融体系。
  • 专题:债务风险
  • 张骏超, 蒋敏杰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7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复杂的经济形势对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考验,信用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鲜有债券违约的先例,研究美国于近期三次经济下行期间的企业违约情况,从宏观与行业的角度分析信用风险特征,可为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借鉴。
  • 李蓉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8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增长目前进入下行期,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上升,许多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和债务风险不断累积。从数据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目前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但仍应警惕其中不可忽视的系统风险。
  • 凯 • 吉赛克, 弗朗西斯 • 朗斯塔夫, 史蒂芬 • 沙夫, 伊利亚 • 斯特布拉夫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97-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过去150年间对企业债券市场影响较深的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发现,早期对于企业债券违约的处理机制是股权接管,企业可在持续经营的状况下进行重组,而且,出售价格相对于破产清算要高出许多。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增强了债券的流动性。在19世纪后半段,美国金融市场就已经高度发达。
  • 金融创新
  • 哈米德 • 迈赫兰, 林赛 • 莫林纽可斯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104-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原来大多以利润最大化标准作为衡量依据关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已不合时宜。与非金融机构不同,金融机构面临诸多约束和管制,衡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及其表现需要有另一套标准和方法。
  • 金融风险与监管
  • 詹姆斯 • R.巴斯, 小杰勒德 • 卡普里奥, 罗斯 • 列文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115-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危机时代,为防止金融危机重演并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美国出台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并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也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这些“新的金融守护人”能否彻底解决以往监管体系的缺陷,防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不仅没能完全解决之前的缺陷,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存在问题。
  • 金融史话
  • 王晋斌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133-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发生大变革,国际货币体系只会在目前的美元主导货币体系下呈现出微调的演进特征。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英、美模式不可复制。日元国际化进程史表明,不注重提高国内金融系统效率追求形式化的、受制于别国干预的货币国际化不会取得实质性成功。货币竞争的基础是商品和金融产品的竞争,区域或全球明确的国际分工位置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区域化或国际化成功的关键。
  • 经济杂谈
  • 凯莫尔 • 德尔维什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6): 147-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世界经济逐渐展现的全球化特征反映出世界经济的三大基本趋势。这三大趋势是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也呈现出许多问题。为了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问题,需通过国际合作提高各国宏观经济的有效性,以及在分配经济增长成果时鼓励增进平衡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