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3年, 总第0期,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25
  

    特约稿件
  • 时文朝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竞争性的市场会自发地形成自律管理机制,金融市场也是如此。而在当前金融市场建设实践中,有人认为自律管理只是行政监管的附属性的补充。这种认识不仅与历史上先有自律管理后有行政监管的事实形成巨大反差,而且与成熟金融市场的建设经验不符,也易造成新兴金融市场步入发展阶段后在道路选择上的认识谬误。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讨了金融市场自律管理存在的原因、作用及其与行政监督的边界问题。
  • 宏观经济
  • 潘向东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陷入“非常态”的增长路径,逆周期刺激政策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而经济的复苏却并不稳定。为此各经济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创新。通过对美国、欧洲、中国等经济体过去一年所实施的经济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各经济体在2013年将倾向执行“中间路线”的宏观政策。
  • 杨涛, 崔传涛, 李少知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2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内部与外部失衡的程度均创历史新高。这些失衡可归因于中国经济中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扭曲,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显著地放大了这些结构性扭曲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以及尚未完善的社会福利改革,也是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原因。
  • 国际经济
  • 史蒂芬•切凯蒂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全球化是否百利而无一害,答案并不十分确定。从实践角度看,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及深化存在一个拐点,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有利于增加各国福利;超过这个限度则会弊大于利。
  • 钟正生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4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日本政府内向型的债务结构,以及国内私人部门对日本国债的吸收能力仍维持平稳,日本短期内爆发债务危机的概率不高。但人口老龄化和长期通货紧缩使得日本政府削减赤字和管理债务的难度不断加大,国民储蓄率逐渐走低令私人部门对日本国债的吸收能力趋于下降,日本政府的长期偿债能力应引起足够警惕。
  • 金融市场发展
  • 本•伯南克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5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面对金融危机冲击时,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并没有一个金科玉律式的货币政策以应对之,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尤其是当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形势恶化时,中央银行只能转向使用非传统货币政策,如资产负债表工具、与公众沟通等。
  • 黄直, 彭红彬, 廖华汶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6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巴克莱操纵LIBOR案曝光后,国际金融市场对改革LIBOR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际监管组织纷纷重新审视LIBOR等市场利率基准的形成机制,陆续酝酿或推出相关改革方案,以期加强场外市场监管、维持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时期,研究国际场外金融市场利率基准改革动态和经验,对进一步培育发展SHIBOR、推进利率市场化具有借鉴意义。
  • 专题:全球经济失衡
  • 戴金平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7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金融和经济危机是全球不平衡发展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危机后世界经济衰退和复苏伴随着全球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变革。全球不平衡发展模式变革源于危机后逆差国需求的巨量萎缩,源于汇率调节机制的恢复,源于投资储蓄差额的萎缩,更源于各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全球发展模式从不平衡向平衡的转换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其中会伴随着世界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的低速增长。
  • 尤里•达杜什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85-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再平衡应尽快从当前“货币战争”和贸易保护的桎梏中走出,将着眼点放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真正需要的国内经济结构改革领域。与其执迷于全球经济再平衡,倒不如将注意力放在解决国内问题上,将国内需求维持在可持续的最高水平。
  • 腾立铭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94-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融创新
  • 张光平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04-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虽然中国金融业规模庞大,但金融产品创新依然乏力。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因此必须摸清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薄弱环节,进而找到有效“推进金融创新”的抓手。
  • 倪鹏飞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11-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的深层原因是住房制度和住房金融制度体系改革不到位和不完善。本文分析住房发展目标、住房核心制度及住房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先进国家及地区住房发展及住房金融制度模式,提出了建立“商业性与政策性相融合”的住房金融制度体系的总体构想。
  • 金融风险与监管
  • “金融监管域外管辖权”课题组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21-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危机后欧美制定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法规带有较强的域外管辖权色彩,对中国金融监管以及中国机构的业务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分析欧美场外衍生品监管、沃尔克规则以及《外国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的域外管辖权对中国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国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和市场成员各个层面可采取的应对策略。
  • 詹姆斯•R.巴斯, 小杰勒德•卡普里奥, 罗斯•列文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3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监管具有内生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来自于金融与技术创新,也来自于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然而,由于市场并非尽善尽美,依然要对金融实施监管。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灵活的监管框架,该框架不仅要以公众利益至上,而且还要在持续变化的经济中做出适时的调整,并能够维持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合意激励。
  • 金融理论前沿
  • 鲁桐, 党印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43-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中,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关,若股权激励力度远大于薪酬激励,其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作用将更明显。由于税收政策的掣肘及股票二级市场不完善,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可选的替代方案包括股票增值权和限制性股票。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方式仍以年薪制为主,应考虑浮动工资、持股计划和期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员工持股计划受制于监管政策,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未来需要监管层和上市公司进行更多的探索。
  • 经济杂谈
  • 彼得•克拉克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