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学术委员会
欢迎投稿
联系我们
本期目录
2014年, 总第0期,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2-25
全选
|
特约稿件
Select
资本项目自由化:理论和实践
余永定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不应该把完成资本项目自由化放在过于优先的位置,更不应该把资本项目自由化作为推动中国改革和调整的动力。相反,中国应该主动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健全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风险监控机制、加速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对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
专题:互联网金融
Select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现状、缘起与风险
张明, 杨晓晨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5-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获得蓬勃发展,应归因于大数据、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前移、支付手段创新与迭代式开发理念等一系列创新。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既面临信用违约、期限错配、最后贷款人缺失等传统金融风险,又面临法律风险、货币调控难、信息滥用、不对称与不透明及技术风险等新型风险。为应对上述风险,应该加强行业自律、投资者教育与网络安全管理。
Select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屈庆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2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金融能提升货币流通速度,扩大货币乘数,提高通货膨胀对货币供应量的敏感性;同时增强支付功能、提高资产流动性,推动利率市场化,使固定收益类低收益率产品竞争压力增大。从长期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将带动国内债市收益率上行。
Select
互联网借贷:风险与监管
伍旭川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3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借贷是一个新兴领域,还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风险比传统金融更为复杂。为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未来应从加强立法、明确监管机构、制定监管措施和强化行业自律入手,完善互联网借贷监管体系,保证互联网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Select
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模式与风险:基于美国经验的分析
郑联盛, 刘亮, 徐建军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4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是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充分的国家。互联网金融改变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生态环境,但整个金融体系并没有因此而出现颠覆性变化,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更多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美国互联网发展经验、模式和风险应对等都值得中国借鉴。
金融市场发展
Select
债务危机有多远?
高善文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5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结构变化、经济周期波动和政府干预增强,对过去几年实体经济杠杆率的提高有很大的贡献。期限错配、抵押品集中、部分项目清偿力不足、风险定价扭曲,是总量以外债务问题面临的重要结构性风险。未来如果出现一轮高通货膨胀,系统性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债务危机的前景取决于改革与通胀之间的赛跑。
Select
“钱荒”与利率市场化
潘向东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何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会带来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在实行利率管制和对金融业牌照门槛管制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导致金融资源的错配。因此,货币当局不要寄希望采用“去杠杆”的方式来校正金融资源的错配,而应该是多个决策部门统一协调改革,来校正金融资源的错配,避免金融风险。
Select
沉重的分母——解析中国的贴现率问题
郭磊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69-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上对中国经济的理解更多基于分子即增长率的角度,而如果把中国资产视为一个DCF模型,则分母,即贴现率部分可能会更重要。本文搭建了一个基于贴现率的全新分析框架,用以解释短期“非标”所带来的中国资产分母上升、中国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分母上升以及长期隐形通胀所带来的分母上升。
宏观经济
Select
利率上行的逻辑
管清友, 李衡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7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银行资产配置调整、通货膨胀、利率市场化等流行观点不足以解释利率中枢的上行。本文认为利率上行的逻辑不会改变。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去产能缓慢导致投资率居高不下,储蓄投资缺口将继续收窄,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加快逆转;另一方面,全球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国际利率将趋势性抬升。
Select
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
米塔利•达斯, 帕帕•恩迪亚耶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8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本文作者估计,中国适龄人口近年内将达到历史峰值,然后开始迅速减少。中国适龄劳动人口萎缩已成定局,这意味着廉价充裕的劳动力将成为历史,刘易斯拐点将到来,从而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估算了中国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一系列因素,强调人口结构将起主导作用。
国际经济
Select
拯救欧元得不偿失?
尼古拉斯•克拉夫特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9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本位的崩溃对经济从大萧条中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欧元区效仿这种做法存在风险,但是欧元存续的代价却极为高昂。财政整顿不足以解决公债占比过高的问题,金融抑制和债务减免可能成为替代措施,却有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企业融资实务
Select
交通投融资企业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及发展策略
石培荣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99-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一批交通投融资企业应运而生,通过市场化融资获取资金,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这种方式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交通投融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化融资的必要性、市场化融资的融资渠道以及交通投融资企业的发展策略等问题。
短文欣赏
Select
中国推动西方国家创新
尼克•布鲁姆, 米尔科•德拉卡, 约翰•凡•里宁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美国经济增长为何越来越难?
布林克•林赛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以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发展
孟祥明, 谢飞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创新
Select
大数据挖掘助力未来金融服务业
刘新海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17-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数据是IT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涵和外延还在发展中。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可以被充分利用。大数据在金融服务业的应用不仅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还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的变革。本文讨论了金融大数据挖掘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内金融业大数据挖掘的现状,并对金融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来金融大数据挖掘进行了展望。
Select
比特币:天使还是魔鬼?
朱振鑫, 张叶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27-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比特币具有传统货币所缺乏的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去中心化”、便于保护隐私等优点,但比特币仍然无法取代传统货币,原因包括比特币产量不可持续、容易被用于洗钱和非法融资、网络安全存在缺陷、可能被个别组织垄断以及面临愈演愈烈的监管风险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比特币并不是重塑货币体系的天使,如果监管不力,甚至会成为威胁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魔鬼。
金融风险与监管
Select
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林采宜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35-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的金融监管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美国、英国、德国3个国家混业经营监管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结构的变迁决定着一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变迁方向,监管体系也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和结构变化。
书评
Select
信用风险管理的“私人定制”——读《信用风险管理》有感
本刊评论员 张慧卉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2):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