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总第0期,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8-25
  

    实体经济
  • 孙付, 丁俊菘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实体融资成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不仅是金融与实体之间传导是否通畅、资金供需是否平衡的体现,也关系到企业盈利、融资决策等事项。本文从上市公司财务、社会融资两个角度对我国实体融资成本进行测算,同时考察不同行业融资成本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影响实体融资成本的“四大因素”,并对后续实体融资成本可能的变动趋势进行研判。

  • 张凡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1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21年4月中国REITs问世以来,基础设施金融产品链条已臻于完善,大致实现了业务生态闭环,但依然不够圆满,原因在于现有的产品体系满足不了部分特定市场需求。以债权类融资工具为主的私募金融和公募REITs均不能为成熟运营三年以内的基础资产提供权益融资,二者之间无法真正有效衔接,以满足国企降负债稳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金融产品链出现缺口。并表权益类REITs借鉴私募产品和公募产品的设计原理,通过产品创新满足央企权益融资需求,可以补足缺口。

  • 债券市场
  • 张佳梦, 江之韵, 李虹佳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2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永续债(① 本文永续债指非金融企业永续债,包括含永续条款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永续票据(含一般中期票据和定向工具)、发改委可续期企业债券及交易所可续期公司债券(含一般公司债和私募债)。操作定义为,Wind函数条件“是否永续债”的值为“是”,且“Wind债券二级分类”条件中属于“一般企业债”、“一般中期票据”、“定向工具”、“一般公司债”和“私募债”之一的已发行债券。)存在发行期可控、发行条款可调等多方面的优势,又因其兼具债权和权益属性,可以让高负债企业在保证资本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实现融资目标。在国家降杠杆政策的背景下,我国的永续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国内学者对永续债的研究还停留在会计属性、基础条款的解读上,本文力求探究永续债市场定价的影响因素并推算其趋势,一是初步分析永续债市场定价的影响因素,二是逐一量化分析永续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定价的影响,三是通过永续债条款设计及未行权动因分析为永续债的信用风险判断提供更多视角。

  • 李田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4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回顾了债券结构化发行的政策环境、发展历史和业务模式演变,并指出结构化发行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通过非市场化发行指数对结构化发行进行识别,结果显示,目前结构化发行在趋势上存量规模已开始萎缩,风险依然可控,债券市场稳定性也得到明显修复。对于结构化发行,要以有效方法予以治理化解,尤其要防止在处置风险时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 徐阳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5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中,以期限条款为核心的特殊条款体系对信用风险影响不可忽视,应从“多维度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加以考虑和认识。目前,特殊条款的常态化发展呈加速趋势。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固然离不开发行人的信用质量,但债券特殊条款的设定也对债项信用风险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回售条款的滥用将显著提升违约概率,含有提前偿还条款的债券违约概率较低,赎回条款对违约率的影响分化。

  • 金融评论
  • 朱蕾, 葛岩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6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财经观察
  • 汪献华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任孝明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行业研究
  • 杨兆宇, 刘子钦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8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房地产行业发展与股债投资正成为当前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行业周期视角出发,梳理次贷危机以来房地产行业运行的规律与特征,分析房地产行业基本面、政策面与股债价格轮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房地产政策导向、行业流动性、信用违约对于房地产股债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解释力,本文基于此提出适用于当前市场的房地产股债投资范式与投资策略。

  • 钱大财, 陈子奇, 张会阳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95-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叠加疫情冲击、预期转弱等因素,房地产高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加速暴露,部分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国家提出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积极倡导包括银行、AMC、优质房企在内的各类机构参与纾困保供、不良处置。本文从供给侧视角,探讨借助AMC不良处置经验,引入战略投资人,增加金融和管理要素资源供给,化解风险达成利益相关各方诉求,发挥资产证券化优势实现退出,助力地产风险项目激活重生。

  • 金融科技
  • 黄德虎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10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预付价值,具有独立于人民币的价值属性。数字人民币作为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主观和客观上都可望较好的弥补其价值属性。如果第三方支付顺势而为,适时利用数字人民币做实其价值属性,借助国家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强大力量,可望在数字人民币情境下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 钱俏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8): 118-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人民币具有开放特性,其在跨境支付体系中的应用将有利于提高支付效率、打破支付垄断以及改善国际跨境支付生态,从而解决传统跨境支付的痛点。基于我国跨境支付体系的现状, 阐释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体系中的优势,同时,借鉴国际主要经济体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支付路径的经验,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更优路径。
    结论表明,“批发型”为主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可能成为未来主流跨境支付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可以通过构建分布式跨境支付平台以及开展支付网络试点来促进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研究,这对于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