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法与金融
        实体融资成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不仅是金融与实体之间传导是否通畅、资金供需是否平衡的体现,也关系到企业盈利、融资决策等事项。本文从上市公司财务、社会融资两个角度对我国实体融资成本进行测算,同时考察不同行业融资成本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影响实体融资成本的“四大因素”,并对后续实体融资成本可能的变动趋势进行研判。
Please wait a minute...
  • 绿色金融
    冯采, 张昴, 王茗
    金融市场研究. 2023, 0(6): 114-127.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绿色转型的新时代,商业银行需要也必将迎来相应转型以适应新的时代变革。本文对国内外双碳政策进行了历史溯源和现状梳理,并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碳市场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转型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转型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同时,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实务,对绿色金融转型和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法与金融
    朱力, 傅福兴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7): 31-40.

    2022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明确取消民事赔偿诉讼前置程序,这势必导致民事审判和行政执法既有格局发生变化,重大性认定将是该项变革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前置程序取消后法院需自行判断重大性的问题,可通过梳理当前民事审判的实际情况,厘清其与行政执法的关系,预设前置程序取消后民行协调上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与解决路径,再以探求民事审判请求权基础的方式,构建三重因果关系以逐层剖析重大性的认定。

  • 法与金融
    戴新竹, 李文伟, 缪仁龙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7): 41-50.

    金融基础设施是为各类金融活动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系统及制度安排,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其在金融市场运行中居于枢纽地位,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应将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作为其运行的重要目标。反思近期发生的镍期货“逼仓”危机中LME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表现出的缺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风险管理制度缺失,对进一步提高金融基础设施风险管理能力及监管水平,加快相关立法,统筹推进“布局合理、治理有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有裨益。本文同时对场外衍生品透明度及相应企业套期保值风险管理也提出了建议。

  • 债券市场
    张保生, 朱媛媛, 付强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2): 26-37.

    随着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虚假陈述纠纷也开始不断涌现。但是,不同于股票市场证券虚假陈述诉讼中可以依据“推定信赖”原则推定交易因果关系成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市场性质”与“市场参与主体”两方面的特殊性,并无“欺诈市场理论”适用的空间,不能基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直接推定其投资决策系受到虚假陈述行为的影响。此时,应当将交易因果关系成立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原告,由原告举证证明其已尽到审慎注意义务并对案涉虚假陈述事项具有“合理信赖”。

  • 研究论文
    梁雯雯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1): 89-94.
  •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
    霍莉 • A • 贝尔
    金融市场研究. 2015, 0(6): 124-136.
    一些人担心现行的市场监管体系与流动性激励机制使金融市场偏向于支持算法和高频交易,因此应该增加额外的监管以平衡竞争环境。但这种方式可能事与愿违,因为这可能会促使市场参与者隐匿高频交易的失误。反之,应追求一种合作方案,即公司可在私下向中立的第三方汇报人为的或自动化错误,然后第三方将这些事件匿名化,汇总分析并公开,从而确认其模式,有助于避免大规模的市场秩序失灵。
  • 短文欣赏
    凯瑟琳 • 申克
    金融市场研究. 2015, 0(5): 114-115.
  • 专题:发达国家眼中的新兴市场
    乔舒亚•艾森曼
    金融市场研究. 2015, 0(4): 23-30.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金融贸易一体化、经济增长及金融政策的梳理,本文认为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是一项成功的策略,但目前中国还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再平衡。同时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改革秩序的内在逻辑,认为过快的人民币金融国际化的机会收益可能存在高估,而忽视这一点或将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危险。
  • 专题:发达国家眼中的新兴市场
    斯蒂芬•艾午杰夫, 迈克尔•崔, 申铉松
    金融市场研究. 2015, 0(4): 31-36.
    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EMEs)的非金融企业如今越来越多地通过发行海外债券获取外部借款,在过去几年内,它们获取的海外融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目的地的跨境资金流动有了显著增长。由于这些资金流动很大程度上是由财务运作而非真实活动所驱动,它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稳定的担忧。
  • 短文欣赏
    马尔科•西普里亚尼, 安东尼奥•高里诺
    金融市场研究. 2015, 0(4): 103-104.
  • 投融资与交易
    傅曼莉, 于遥, 戴晓燕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10): 80-84.
    2014年9月10日,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顺利发行,是我国银行间市场首单融资租赁债务融资工具,是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有益探索。本文对该产品的研究背景、产品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归纳了该类产品创新的积极意义。
  • 投融资与交易
    高明政, 王宏峰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9): 104-108.
    2014年7月30日,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定向可转债务融资工具(简称“可转票据”)发行成功,成为我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内嵌换股权的金融产品,引起市场关注。本文对该债券的产品定位、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归纳了该类产品创新的积极意义。
  • 专题:信用增进与担保
    张陆伟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7): 24-29.
    信用增进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一环,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通过研究信用增进可以实现降低债权人损失率的效果,发现信用增进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提升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创新、减少市场波动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 短文欣赏
    格伦•亚戈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5): 87-89.
  • 专题:互联网金融
    屈庆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2): 24-30.
    互联网金融能提升货币流通速度,扩大货币乘数,提高通货膨胀对货币供应量的敏感性;同时增强支付功能、提高资产流动性,推动利率市场化,使固定收益类低收益率产品竞争压力增大。从长期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将带动国内债市收益率上行。
  • 专题: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杨盼盼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1): 4-11.
  • 专题: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曹远征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1): 15-18.
  • 专题: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徐建国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1): 27-30.
  • 短文欣赏
    马尔科•西普里亚尼, 安托万•马丁, 布鲁诺•玛利亚•帕里吉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1): 103-104.
  • 金融理论前沿
    保罗•阿斯奎斯, 汤姆•康福特, 普兰格•帕沙克
    金融市场研究. 2014, 0(1): 111-120.
    本文研究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对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交易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TRACE 2002年7月新规实施前后的数据差异后,笔者发现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降低债券市场中投资者和做市商之间的报价差异,还能降低某些特定类型债券的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
  • 特约稿件
    潘功胜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2): 4-7.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及面临的一些约束因素。
  • 金融市场发展
    申世军, 朱满洲, 刘若愚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1): 48-5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支付宝、网上银行在年轻群体中非常普及,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上风头正劲。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金融市场发展
    叶俊逸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0): 39-50.
    资产支持证券于2005年开始了它在中国的首单发行。虽然发行量并不是很大,但这却是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振奋的章节。在2009年,虽然其自身并无问题,资产支持证券在中国的发行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波及而被无辜中断。2012年,资产支持证券在中国发行市场的重启也同样是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发展史上的另一个令人振奋的节点。尽管挑战重重,在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的努力下,中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市场的稳步增长应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 专题:市政债券市场
    崔西•戈登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9): 30-37.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在金融危机后的表现出人意料,本文将介绍美国市政债券概况,并评估市政债券违约和破产的风险、联邦政府关于市政债的税收制度,同时作者还将探索市政债券市场更深层的变化。
  • 金融理论前沿
    白川方明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2): 130-134.
    本文讨论了过度自信于从市场汲取信息是如何催生金融泡沫,并最终导致危机。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使用得当,市场及价格仍然是经济活动的最佳仲裁。在危机余波未消的今天,金融行业应当认清形势,并用更为精妙的方式处理价格信息,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作用。
  • 特约稿件
    时文朝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 4-15.
    竞争性的市场会自发地形成自律管理机制,金融市场也是如此。而在当前金融市场建设实践中,有人认为自律管理只是行政监管的附属性的补充。这种认识不仅与历史上先有自律管理后有行政监管的事实形成巨大反差,而且与成熟金融市场的建设经验不符,也易造成新兴金融市场步入发展阶段后在道路选择上的认识谬误。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讨了金融市场自律管理存在的原因、作用及其与行政监督的边界问题。
  • 金融市场发展
    黄直, 彭红彬, 廖华汶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 64-71.
    巴克莱操纵LIBOR案曝光后,国际金融市场对改革LIBOR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际监管组织纷纷重新审视LIBOR等市场利率基准的形成机制,陆续酝酿或推出相关改革方案,以期加强场外市场监管、维持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时期,研究国际场外金融市场利率基准改革动态和经验,对进一步培育发展SHIBOR、推进利率市场化具有借鉴意义。
  • 专题:全球经济失衡
    腾立铭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 94-103.
  • 金融市场发展
    华敬东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6): 56-62.
    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本国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国家,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及经济恢复能力也更强,因此,加强本国资本市场建设至关重要。为此,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致力于推动新兴经济体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为推动当地金融市场的战略实现了有效的延伸,从而助力新兴市场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繁荣。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4): 139-140.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4): 141-144.
  • 特约稿件
    周小川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1): 6-13.
    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应该合理借鉴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经验,适度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减少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同时完善评级业监管,加大评级市场竞争性,避免评级利益冲突,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作出积极贡献。
  • 国际经济
    向松祚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1): 64-73.
    本文对美国国债市场重点考察,发现金融战略和金融市场是推动大国崛起的关键力量,其中国债市场是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霸权的中流砥柱,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此应有借鉴。
  • 金融风险与监管
    廖凡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1): 96-103.
    随着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界限日趋模糊,相应地,金融市场的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更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从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入手,分析这两类监管方式的概念、优劣与合适的监管情境。虽然各有其专长领域,但二者之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