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金融机构
Please wait a minute...
  • 风险防范
    张国华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2): 114-123.

    城投公司作为主要发债主体,承担着地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对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城投公司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背景、融资性贸易及“走单”“空转”贸易特征和实质,研究了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收入按总额法、净额法确认的原则,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对于融资性贸易或“空转”“走单”虚假贸易业务的政策约束及监管警示,提出了城投公司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需关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财经观察
    汪昊旻, 郑巧珍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2): 58-61.
  • 国际视角
    李杰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2): 62-71.

    本文在回顾欧盟证券化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对银行证券化重大风险转移(SRT)的基本原理和欧盟监管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包括监管文件要求、SRT测试框架与定量测试原理、针对信用风险的关键假设、SRT监管改进的方向等。本文结合我国银行证券化市场发展以及判断重大风险转移的现状,识别了当前市场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行业研究
    马源, 金玥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1): 122-131.

    本文梳理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历程,认为净值化转型从数量上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质量上看仍待完善。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发展,净值化发展表现出理财业务规范化、理财公司专业化、理财运作透明化、理财投资标准化等特征。通过构建质量及数量指标同时编制理财净值指数,对比公募基金和债券指数,对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程度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制约理财产品彻底净值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 债券交易
    龚洁, 段心怡
    金融市场研究. 2022, 0(11): 39-47.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是衡量市场效率的重要维度,较高的流动性能够促进价格发现,实现市场交易的有效性。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与完善,债市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但仍与美国等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存在差距。本文立足于交易制度,将中美承销商制度与做市商制度的联动程度进行对比,论述了我国二级交易机制中存在的一级联动偏弱,做市激励不足等短板,并提出了制度供给方面的改革方向,以期能够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