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达经济体各中央银行纷纷实施了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QE),短期内为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避免了债务螺旋和通货紧缩,从而有效缓解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然而,本属临时“救火”举措的QE,在各发达经济体持续数年甚至十余年,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重启新一轮大幅扩张。本文从银行贷款和消费者、企业行为的角度,回顾十余年来QE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量、长期QE刺激实体经济的边际效应趋弱,滞留在金融体系中的大量流动性助长了资产泡沫。即便如此,各国央行力图维持金融稳定,难以及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实体融资成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不仅是金融与实体之间传导是否通畅、资金供需是否平衡的体现,也关系到企业盈利、融资决策等事项。本文从上市公司财务、社会融资两个角度对我国实体融资成本进行测算,同时考察不同行业融资成本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影响实体融资成本的“四大因素”,并对后续实体融资成本可能的变动趋势进行研判。
黄金、原油、铜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通常被市场视为可预判经济走势的信号。将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定程度上可对美、欧等经济体经济周期阶断形成综合研判。本文分析金油铜比价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并基于此研判经济走势。
本轮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根源是:房地产市场长期拐点来临与以“三高”模式为典型的地产资本无序扩张激烈碰撞,同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放大了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产生了严重的外溢效应,影响到金融市场、上下游企业以及财政体系。由于地产金融化的特点,其最初表现为流动性风险,监管当局采取了引导市场预期和信贷托底方式应对,取得了一定效果。从长期看房地产走向新发展模式成为必然,本文对金融促进房地产转型提出了相关建议。